2015年9月21日 星期一

9/21 研習:新詩創作

專業研習PLC
日期:1040921
時間:10:10-11:10
地點:圖書館二樓
主題:新詩創作

一、       主席報告:

(一)新詩的創作過程
  寫詩是從印象(點、線)→意象(形成畫面)→想像(補足畫面)→加上情感或理智。
  印象→感官對外在事物的直覺感受,所獲得的形象和觀感。
  ↓
  意象→對過去所知覺的事、物象,在心底留下形象的再現。
  ↓
  想像→心腦經過思維而組成的具象,將舊觀念提昇為新觀念。


(二)想像的種類
1. 創造的想像:舊經驗→新經驗。
2. 聯想的想像:外物和類似心象的結合。
3. 解釋的想像:作者主觀的認知某種精神價值和意義,而藉某事、物表達出來以成心意象。
想像不僅對已知的事、物象有一種再造作用,同時也是對未知事、物象的再造,是一種「心的視覺」。詩人觀察事、物象時,大都不再援用肉眼的官能去察覺,而是運用人的心靈去感受它內在的真實。換言之,人類對具象的事物,在第一視覺(肉眼所見)中,自會產生印象,由這個印象傳達到人類的第二視覺(心靈的視覺),已經滲入個人的情感和理性。把這情感和理性透過文字表達出來,一首詩的雛形大抵完成。


(三)創作新詩必備的四種能力
1. 吸收能力──觀察和思考能力。
2. 記憶能力──記起和回憶的能力。
3. 理解能力──分析和判斷能力。
4. 創造能力──想像、預測和構思觀念的能力。
除此之外,最重要的是要時時保持一顆「詩心」,一些浪漫的情懷,一點赤子之心,這對寫作而言,是不可或缺的,也是個人最堅持的理念。

(四)以李白〈靜夜思〉為例
1. 詩前引導
1)為什麼要說床前的月光?為什麼不說窗前的月光?
 答:「床前」是月光主動走到床前來找我;「窗前」只是月光偶然的經過。
2)月光來到床前,和我有無互動?若是有如何互動?
 答:月光拍醒我的夢,還殷勤叮嚀。
3)為什麼疑是霜?而非雪?
 答:押韻,且能以「霜」字點出秋季。
4)明月和故鄉該如何串連、故鄉最令人思念的是?
 答:月圓,而家人無法團圓,所以思鄉。
5)假如室內的人是你,你要如何寫望月思鄉?

2. 改編創作
  每天晚上
  月光都來床前巡視
  輕柔的月光
  總輕輕拍醒夢中的思念
  我把這份思念包起來
  寄給故鄉遙遠的你。


(五)以王之渙〈登鸛雀樓〉為例
1. 詩前引導
1)白日依山盡,白日還可能依什麼而盡?
2)日盡之後還可看見黃河入海流嗎?作者何以這麼表達?
3)此時更上層樓,真能盡千里目嗎?
4)若是讓你寫此詩,你會怎樣寫才能根原作有所不同?

2. 改編創作
  眼睛就這麼盯著
  直到那顆火球掉入海裡
  才猛然知道
  原來思念只有長度沒有高度
  相隔多遠
  思念就多長。


(六)練習改編李商隱〈夜雨寄北〉
君問歸期未有期
巴山夜雨漲秋池
何當共剪西窗燭
卻話巴山夜雨時。

二、心得分享:
林銳老師:我曾參與詩社,編過詩刊,研究所時也是以新詩為研究主題。讀過不少詩之後,再閱讀老師的詩集,覺得洛夫的詩是跳躍,愁予的詩是騎馬,老師的詩則是平穩的小火車,每一句都有所突破又不會太突兀。詩中有愁予的古典抒情,有余光中的節奏感,也有笠詩社對社會的冷峻觀察,但保有抒情的節奏。讀老師的詩是一種享受。




 座談即將開始

老師朗讀詩作〈晚餐〉












老師講解新詩的創作過程





林銳老師分享心得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